「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,城市人再多,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」相似的昨日與今日,為了避免複製貼上,2023年KIRIN 生茶 『留白生活進行中』!看看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,在工作之外的空白處,如何透過喜歡的事物為生活留白。
【醃漬】給予自己與食材一段留白,等待發酵 策展人:巧欣
提及醃漬物,我們可能想起老家一個個紅色蓋子的塑膠瓶,或是被紙箱層層疊蓋收納於角落的大玻璃罐,上面往往有層因為習慣或是忽略蒙上的灰。「不只是一個藝術季就結束,想把醃漬帶進生活中,讓更多年輕人也可以加入。」策展人巧欣這麼說著。
踏進巧欣的工作室有一股讓人沉浸的氛圍。落於窗邊的鋼琴、桌上的釀梅瓶,還有在房內躲避生人的貓咪「嘩啦」──正好與巧欣參與策劃的第二屆「浪漫台三線藝術季」主題「Falabidbog 花啦嗶啵」巧妙呼應。巧欣與新竹「或者」團隊為客家傳統的「保存食」文化打造了一系列飲食策展,更與「華夏玻璃」與「studio shikai」催生出結合現代美感與生活紋理的新器皿「柿瓶」。對巧欣來說,醃漬本就是日常的一部分,每到4月都有著釀梅的習慣,也透過親手醃漬更加認識自己腳下的風土。
「台灣種出來的物產根據海拔不同、物種差異,口感上也會有各種滋味。有的蘿蔔適合入湯,用醃的話就會變成小醃菜。有一種蘿蔔叫『紅頭金交蘿蔔』,農夫覺得不好賣,沒什麼商業價值。不過他們透過食農教育,讓小朋友親自種植、採收還有醃漬,發現醃漬之後特別好吃!」
一次次的醃漬經驗和品味,豐富了巧欣感官上可以察覺的細節。「KIRIN 生茶喝起來是淡而厚的,讓我印象特別深刻。」微粉碎工法細細研磨冠茶葉,讓生茶在維持清香同時形塑出濁湯的扎實茶感,細細品味總有不同的層次與感受。 巧欣說:「我們每天都在變,每天都不一樣。」
醃漬,是看似被動地等待一天天過去,如同桌上的那罐釀梅,遠看是幅靜物畫,但其實每一天都不一樣。瓶內始終如火如荼地發酵著,每一刻都有新的滋味在持續新生。
【頌缽】把自己擺對,美就會相應而生 音療師:Lyn
起源自印度、孟加拉和尼泊爾地區,原先是當地人作為食器,並與宗教印象相關聯的「缽」,近年來在身心靈與療癒自我的風潮下漸漸進入大眾的視野,在YouTube上你也可以輕易地搜尋到各種頌缽、不同振動頻率的影片,但似乎不是每個人都懂「缽」。Lyn透露自己初次體驗頌缽時不像現在有深刻的感覺,但想療癒受傷的家人,以及讓自己的狀態維持良好,Lyn在機緣推動下再次且深入(永不回頭)地踏入了頌缽的世界。
「在現代社會時間是很珍貴的。所以面對每一個來到面前的人,我都會保留完整的時間去準備,從空間到自己的狀態都是,必須讓空間釋放出來,才有connect的可能。」
深入數位、藝術領域多年的Lyn,目前其中一個身份是一名聲音的療癒工作者。頌缽是工作,也是生活,每天Lyn都會騰出一段時間,感受敲打缽時音頻與振動傳送而來的沉靜。「時機有時就是一束陽光,凝視著那道光,突然很想與美好的事物更靠近。」當Lyn決定慢下來,一束光成了契機。
在開展新的人生過程中,Lyn創立過茶葉品牌,那時會親自上山跑產地,她也更進一步去研習茶道文化與知識,在要求效率和成果的快節奏社會下,重新學習「不勉強但好好地去做一件事」。
「茶道讓我在感官上和面對生命的看法都有了轉變。試著去鬆動一些僵固的狀態,還有我們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,其實你不斷去檢視最後會發現一切的核心是『我與自己的關係』,把自己擺對了,其他相應而來的東西就是對的。」
用興趣為生活留白
每天我們穿梭在不同的場所,接收各種感官刺激的訊息,擦身而過各色人、事、物的氣味,感受高高低低的能量落差。只有當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,就像天線連結上了對的位置,一掃雜訊的干擾而能清晰地聽見自己的聲音,安心地與自己相處。
透過興趣為每天保留一段留白的時光,它可以是音樂、影像、手作或甚至是打掃家裡這般最重要的小事。喝口生茶,一起為生活留白,讓它帶領你前往下一個未知但充滿可能的地方吧!
特別感謝
──真誠且才華洋溢的 Lyn& 巧欣
──頌缽照片由練息場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