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精是社交場合中的特殊夥伴,也是現代人認定的舒壓良藥,但是酒精帶來的只有歡愉嗎?散會後的失重感又是哪裡而來?更重要的是,當心中有想要擺脫的空虛和不安全感,一罐冰結可以快速為我們帶來清涼與刺激,但情緒問題的源頭仍然未解。今次蘇予昕諮商心理師就從心理角度剖析,酒精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,同時鼓勵大家正視內心困境,尋求適當的幫助,以走向更健康、更充實的生活。

當喝酒已經成為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舒壓選擇時,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?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提醒,酒精、咖啡因,都有一些導致上癮的共通點,它會刺激腦中的獎勵中樞,讓我們暫時覺得很興奮、很愉悅,因此某些人會選擇借酒澆愁。

「他想要逃避、他覺得酒精可以麻痺自己,但同時他也會跟身邊的人、事、物越離越遠,造成社會上的隔離、心理上的隔離,這對一個人是非常大的影響,這也是酒精所帶來最大的衝擊。」

Q:喝酒可以達到心理層面放鬆嗎?

「酒精是屬於鎮靜劑的一種,當我們喝下去後,神經傳導的速度就會被鎮定下來,所以原本讓你很緊張、很焦慮的部分,確實在酒後就好像緩解了一點。但這個放鬆是一體兩面的。酒精或許真的釋放了我今天的壓力,我可以大吼大叫,好像鬆開一些。可是它對我的身體、肝臟又造成了新的壓力,所以它有可能是相互抵消的。」
 

Q:但喝完酒總是「很好睡」,這不是優點嗎?

「這其實是一種誤解。雖然會比較容易入睡,但睡眠時期大腦有非常多階段的活動,酒精會影響到快速眼動期的睡眠,減少做夢。很多人覺得我沒做夢表示我睡得很沉,但是近幾年心理學有一種假說正在研究當中,就是快速動眼能夠幫助我們消融白天累積的情緒。若酒精抑制了快速動眼期,你不做夢,你的情緒也就停擺了,也就是說你其實並沒有真的在『消愁』。
 

Q:這就是喝酒喝出「失重感」的主因?

「我們天生是具備一些情緒代謝、代償的功能的,例如做夢就是一個,但酒精的鎮靜效果,反而讓人體賦予我們的這些天生功能被抑制了,但同時你心中那個情緒主因並未得到解決,造成酒後的失重感。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家人、朋友跟我們站在一起,但是酒後脫序、宿醉、甚至是更嚴重的飲酒問題,反而把大家都趕走,到最後,你更沒有辦法解決內在的狀態,形成惡性循環。」

 

Q:惡性循環的下一步是酒精成癮嗎?

「我們腦中的獎勵中樞,被刺激了之後就會分泌多巴胺,讓你暫時覺得很快樂、很興奮,這就是造成成癮的主要源頭。一開始你只要喝一點就可以感受到快樂,隔一天你卻要喝更多,為什麼?因為它會變成習慣,它會產生耐受性,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產生同等的感受。其實多巴胺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的人生除了多巴胺之外,沒有其他讓你覺得幸福快樂的事。所以為什麼我說任何成癮都有它先前的情緒跟人生問題,因為生活沒有盼望,沒有其他的愛、幸福和快樂。所以當一旦感受到這個東西可以給我幸福快樂,那我跟定它了。」
 

Q:您如何從心理諮商的層面,引導問題飲酒?

「大多數問題飲酒的患者都沒有病識感,他們都覺得我可以控制、我沒有醉,因為若要承認他沒辦法控制自我,剛好是這些患者內心的一個脆弱面。面對這樣的夥伴,在治療上可以先幫他釐清想逃避什麼樣的感受,那個感受肯定對他很不舒服。我們先同理他,或許當下喝酒這個方法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式,但接著告訴他這個方案我們可以有所替換。以這樣的方式切入。」

 

Q:難道喝酒就沒有好處?

「我覺得可以討論是,酒精對於心理與人際社交上的放鬆。也就是我們對於酒精的一種『約定俗成』。很多人會定義應酬時少不了酒精。這樣的場合雖然是工作的一部分,但是喝點酒,大家可以更拉近距離,在沒那麼嚴肅的氣氛下,談好彼此合作默契。」

「每個人對酒精的『定義』不同,喝酒如果有放下責任或是解開壓抑的效果,那就是我們心裡也對它有這樣的定義。所以也許有人會覺得回家小酌一杯,那就是在他的定義下,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。」

來自諮商心理師,一套「好的」喝酒建議

一、睡覺三小時前把酒喝完
為了不讓酒精影響到睡眠,在睡前三個小時把酒喝完,也不要養成靠酒精助眠的習慣。

二、培養自己「開心喝酒」的習慣
不要總想著借酒澆愁,不要總是在悲傷時候喝,而是在快樂的時候喝。把酒跟快樂這件事情做連線。

三、「正念飲酒」的練習
做一個正念飲酒的練習,以「KIRIN冰結無糖檸檬7%」為例,雖然無糖但仍保留檸檬原始香氣與適度苦韻,搭配上強烈的氣泡,口感其實很清爽、也很豐富。飲用時可以試著一邊喝一邊紀錄,去感受冰涼感、氣泡感等,真的像品酒師一樣慢慢品味,會發現酒所帶來的心理感受是很不同的。

 

 

最後,蘇予昕諮商心理師直言:「諮商的功能其實就是幫助大家在一個相對安全、有專業人士陪伴的狀態之下,讓他的情緒出來。我經常將情緒比喻成大浪,即便它的高峰很高很高,像海嘯一樣,但它終究會下來,終究會回歸平靜。」

理解心理與情緒後,就不會只將喝酒視作是消愁,而是在最小的影響力之下,仍然可以喝出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