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以為眼前所見就是台灣的全部?但台灣遠遠不只這樣。 打開眼光仔細感受,就會發現台灣還有許多美好角落。Bar BEER相信,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有越多人一起參與,地方文化就能越玩越茁壯。帶著玩心一起探索在地Bar!

「什麼風把你吹來的?」這句話經常是台灣人互相慰問、招呼甚至是調侃許久未見的朋友時俏皮的開場白。然而佇立於台灣這座在移民史上風雨飄渺的海島上,這句慰問卻也道出遷台時的艱苦:先民們乘著帆船一路向東,必須依賴著順風才能平安抵達。而這次,巴比爾聽聞冬日將至的氣味,也順著九降風強勁的風勢,來到了米粉的發跡地——新竹。

遠渡台灣海峽的米食,從這一「郭」出爐

「七分風乾,三分日曬」是傳統新竹米粉製作的首要原則,雖說是「曬」米粉,但其實室外棚架上鋪好的米粉是為了等待風乾,而非日曬,這便是風勢強勁的新竹成為米粉重要產地的原因,也因此有句話這麼說:「有了九降風,米粉曬月亮也能乾」。想必許多巴粉不管是從小在課本上學過,又或者在媒體上看過,都知道九降風與新竹米粉的密切關係Bar,巴比爾在這邊替大家複習一下~

九降風的九,其實是九月的意思!最早在康熙年間記載台灣歷史的書卷《臺灣府志》中就提到:「九月則北風初烈,或至連月,俗稱為九降風」。而東北季風到了新竹為何成為九降風?那是因為新竹除了西側出海口是沖積平原以外,其他方位都有高山或較高的地勢,讓風吹進新竹時受到擠壓、約束,變成強勁的風勢,加上新竹與對岸陸地之間相隔的台灣海峽距離短,對於風來說,吹向受到限制的地形時風速會加快!以上種種因素就導致了新竹獨有的強勁風勢啦。

然而巴比爾依然好奇,除此之外,究竟為什麼米粉的盛產地是新竹呢?

現名為「南勢」位於新竹客雅溪畔地區,有個一目瞭然的舊名——「米粉寮」。在清朝時期,有四位郭姓的兄弟從福建惠安縣飄洋過海於此落地,這塊寶地鄰近客雅溪,據說和惠安縣的地理條件十分類似!郭姓一家便在這裡重操舊業,將家鄉的傳統米食捎來、發跡,形成了以製作米粉為日常與工作的家族聚落,因此有了米粉寮這個名字。

講古的部分先停在這裡,鏡頭轉回東北季風到來的現在,巴比爾的腳步來到了當時遷台的郭家後裔所經營的「老鍋米粉」休閒農莊,好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米粉如何製作吧!不過⋯⋯,才剛坐下來,導覽員便提醒我們,我們現在統稱的「米粉」裡頭,其實分為「水粉」與「炊粉」?!

米粉還有分?水粉/炊粉誰是誰

說到米粉寮早期如何製作米粉,那可是從大半夜一路馬不停蹄的多道工程!首先,必須選擇黏性較低的在來米,將它們浸泡數十小時,接著「磨米」、「揉米團」、「蒸米團」,再將蒸過的半熟米團揉碎攪拌,並壓製成絲⋯⋯。到這步驟為止還只是將「米」做成條狀、成形而已,早期還沒有電動機具時,光這些步驟就要耗上多個時日。所謂「水粉」,就是在此步驟後將米粉放入水煮汆燙、再進入風吹日曬的環節。由於它們含水量高、身形圓圓胖胖,所以水粉也被稱為「粗米粉」,是早期米粉最常見的做法。

左邊是早期磨米的石磨,右邊則是湯的水粉,巴比爾私心推薦搭配Bar BEER享用,冰火雙重奏!
左邊是早期磨米的石磨,右邊則是湯的水粉,巴比爾私心推薦搭配Bar BEER享用,冰火雙重奏!

「吹」與「炊」粉:大自然與新科技的天作之合

登愣~~!(自帶音效)然而這一切在日治時期有了轉變,柴油發電機和馬達動力米粉車的引入,不僅讓前面提到的製作工程輕鬆了不少,也導致細如髮絲的米粉問世了!新型米粉車能將米團壓製成更細的狀態,而細米粉並不適合像粗米粉一樣經過水煮,轉而用蒸煮的方式將其蒸熟,之後再鋪在竹篾上風乾——這個步驟叫做「披米粉」,在徹底風乾之前,村民們一天需要將所有米粉揉上四次才能確保固定成形,夏天還會時而西北風、時而轉北風,需要時刻觀察風向、不停將米粉移位,是很辛苦的過程——經過重重關卡,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樣子。日治後期新科技的出現,結合得天獨厚的風勢、曝曬場環境,米粉寮製作出了口感彈韌的「炊粉」,成為了日後「新竹米粉」的招牌。

注意:別把女兒嫁到米粉寮!

這次巴比爾在老鍋休閒農莊,體驗使用了壓製米粉的機械,並將風乾後的炊粉整理成束、包裝成盒。經歷了製作過程的冰山一角,更能感受到製作炊粉的辛苦,何況早期需要靠天吃飯,靠上一代的智慧揮汗如雨一步步完成,只能說傳統小吃皆是人與自然智慧的集大成啊!也難怪過去新竹常流傳一段台語諺語:

嫁尪不嫁米粉寮,
米粉做好就割草,
扁擔舉起目屎流。

風向轉變——新竹米粉的挑戰

在了解到早期做米粉是多麽繁雜的工程之後,巴比爾好奇地探問新竹相關文化工作者更多米粉業的辛酸,才知道原來在九〇年代,許多老一輩的米粉業者已經稱這個產業為夕陽產業。即使做工已不像更早期那麼耗損勞力、心力,但社會產業結構的轉變、烘乾機長期運作的大量電力成本,都使得老師傅們搖頭一嘆:「再十年後一定沒有人在做米粉了」。所幸竹市政府開始注意到這樣的狀況,於1998年舉辦了「臺灣文化節,新竹米粉情」活動,嘗試以文化推廣的角度再興新竹米粉的繁榮,而一直到今日都還有相關的活動盛大舉辦中!巴比爾也很欣慰炊粉並沒有如耆老所說的失去了傳承,才能在今日還能吃到美味的新竹炒米粉啊~

美食與文化的雙重風味,竹塹特產節!

前面巴比爾提到新竹市文化局為推廣新竹文化所舉辦的活動,二十多年後以「竹塹特產節」的嶄新面貌持續在這裡吸引各地民眾一探究竟!不只有米粉,貢丸、玻璃工藝、青草茶等各式攤位都盛大出席,草地上的歌唱表演以及各種互動遊戲,讓老老少少都在玻璃片折射的光蔭下齊聚,巴比爾也在這假日裡享受著悠哉氛圍的溫柔款待,配著手邊的Bar BEER入口,非常幸福。

晃著晃著,在攤位中發現了老鍋米粉老闆娘的身影!老闆娘正拿著各個款式的即煮即食米粉包向客人介紹,原來在經歷產業轉型後的老鍋米粉,也開發了各種能配合現代人生活步調的快煮產品,但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大包炊粉,讓新舊饕客都能被滿足。

米粉寮依靠著大自然的天候餽贈得以製作出Q彈美味的米食,然而在過往沒有科技可輔助的狀態下,若下起了連夜甚至連月的大雨時便只能被迫停工。如今在烘乾機等大型現代機具的助攻下,老鍋和其他新竹米粉業已經可以更好掌控生產線,在多樣化的產品中仍舊保有純米製作的傳統品項,將百年老字號的精神以創新面貌持續延續。

探索新竹「風」富樣貌,由你寫下新風評!

乘載著多年文化的土地,許多故事就只潛藏在我們日復一日的習以為常之下,巴比爾這次從一個美食看見一片土地,又從一個品牌看見一段歷史,穿梭在過往與現代的鏡頭畫面。九降風反覆地吹,新竹人辛勤地炊,新與舊的時代都有著不同的堅毅神情。什麼風把我們給吹來同一片土地上的呢?巴比爾私心希望,我們都能在各自的風味中看見不同的美!

 

※ 查看台灣麒麟的酒商責任:台灣麒麟 KIRIN | 酒商責任